在AI行動智慧即時競價平台 (MI-DSP™)中,找到「精準又正確的目標受眾」是廣告主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當然會想把每一分預算都花在刀口上,投遞給真正對產品或服務有興趣的受眾身上,因此如何善用DSP平台中所提供的受眾設定工具與廣告投遞策略是廣告主需要了解的內容!以下5個步驟簡單帶你快速上手!
Step 1: 確認廣告目標
設定受眾前,廣告主必須先釐清與確認,這次的廣告活動目的是什麼?
- 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嗎?
- 還是新客導流?
- 還是增加ROAS?
不同的目標,會直接影響到受眾的設定方式,因此先明確定義目標是廣告開跑前最重要的一步。
Step 2: 分析現有客群輪廓
廣告主可以先分析既有的客戶輪廓,看看他們有哪些共通點:
- 基本資料:性別、年齡、所在地區
- 購買喜好:常買哪些商品?
- 互動行為:站內瀏覽路徑、使用裝置、進站來源
這些特徵都可以幫助廣告主在設定受眾時,有一個真實的理想受眾輪廓可以參考,亦能成為尋找Lookalike受眾時的基準。
Step 3: 設定本波廣告目標受眾
AI行動智慧即時競價平台(MI-DSP™) 中提供多種受眾設定工具,你可以依需求組合使用:
地區鎖定:亦可用經緯度鎖定範圍,可精準到縣市,甚至以單一地點為圓心,設定半徑範圍。
例:台北車站附近的門市,可設定投放給方圓3公里內有經過的人流。
興趣鎖定:依據產品/服務/品牌的特徵設定興趣關鍵字,當受眾瀏覽相關內容時即時投放。
例:防曬產品可針對瀏覽「海洋友善」、「抗UV」相關文章的用戶。
行為鎖定:將網站上互動的行為與頁面製作成專屬受眾包。
例:對「加入購物車」與「加入付款資訊」但尚未完成結帳者做再行銷。
類似受眾鎖定:由AI延伸興趣關鍵字幫你找出和目標受眾特徵相近的新族群
例:對防曬產品有興趣的受眾,AI 可能同時找出對「美白修復」有需求的人。
媒體鎖定:指定媒體類別,符合受眾的閱讀偏好。
例:運動用品可多投放在體育新聞網站。
裝置鎖定:選擇手機、桌機或平板,甚至指定 iOS 或 Android。
例:遊戲 App 廣告僅鎖定手機用戶。
國家鎖定:支援台灣及多個海外市場(東北亞、東南亞、中東)。
例:可同時在台灣與馬來西亞投放廣告。
時段鎖定:依照時段或星期來設定曝光。
例:外送廣告可以選擇搭配Persona受眾特徵在午晚餐前投放。
語言鎖定:指定語言受眾。
例:想打馬來西亞華人市場,就在馬來西亞流量中選擇中文語系流量。
Step 4: 活用廣告投遞策略
除了基本設定外,還能加上進階策略:
- 可視性控制:確保廣告曝光在高可視性版位,例如頁面一打開就能看到的位置。
- AI 智能競價:根據 KPI 選擇合適的 AI 模型,像是 CPC 模型會自動幫你控制在設定金額內。
- 再行銷:針對看過廣告但沒點擊,或點擊過卻沒有後續行為的受眾再次投放。
- 自動化受眾定位:系統會根據用戶行為、興趣、地理位置、裝置等數據,幫你找出更多合適受眾。例如運動鞋商可自動觸及「瀏覽過跑步裝備」或「常看健身內容」的用戶。
這些策略能讓廣告更精準,降低浪費。
Step 5: 持續測試與優化
受眾設定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持續調整的過程。可能一開始設定的條件過於限縮導致廣告無法投遞出去,或者是設定的受眾與實際進站產生互動的受眾,興趣上有其他的類別,可再新增受眾條件持續進行廣告投遞,產生更大的廣告效益也不一定,因此定時檢視廣告成效與分析受眾Insight也是在廣告進行中很重要的行為。
- 測試不同受眾條件,例如不同興趣組合或地理範圍
- 排除不相關的受眾,避免浪費預算
- 定期檢視成效數據,修正投放策略,確保廣告成效長期維持在最佳狀態
雖然 DSP 提供自動化功能,但 人為檢視與微調 仍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確保廣告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
小結
廣告渠道百百種,但找到正確的受眾,才是最大化成效的關鍵。DSP 的優勢就在於:「多維度精準鎖定 + 智能自動化」。廣告主若能把 明確目標 → 客戶分析 → 受眾設定 →廣告策略 → 持續優化 這套流程跑順,就能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訊息送到正確的人手中。
這不僅能提升點擊率與轉換率,更能確保每一筆預算都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受眾身上。